摘自:《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创刊词,中国工程院院士 关君蔚,2003年9月3日。
沙棘是一种兼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多功能植物资源。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将发展沙棘作为一项重要的生态建设工程。实践证明,种植沙棘是一项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的生物措施,特别是在我国干旱、半干旱黄土高原的多沙粗沙区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带,沙棘是生态建设中首选的先锋树种。沙棘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新陈代谢及免疫系统疾病,以及抗肿瘤、抗衰老等方面有显著的药理药效。其巨大的经济潜力,对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人类对沙棘的认识和利用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沙棘涉及植物学、育种学、生态学、生物医学等多学科、多行业。沙棘的独特作用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特别关注。为加强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的合作与交流,先后成立了国际沙棘协调委员会、国际沙棘研究培训中心和国际沙棘协会。
21 世纪是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海洋技术一起被国际公认为六大高技术领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们深入认识和综合利用沙棘植物带来新的机遇,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沙棘新品种,并从天然沙棘中提取和加工生物活性成分,进而开发出新型的营养性功能食品、保健品和药品,既符合新世纪人类追求绿色健康的需求,也是沙棘科研开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